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我的专业我的国”系列之三:他们说“在科技浪潮中努力创新,让专业价值与国运同频共振”

来源: 时间:2025-05-20 点击量:


(通讯员:杜佳宁)在韦革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来自光电、环境、电子、材料、对外汉语、经济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学生们,立足本学科特色,深度探寻专业领域和国家发展之间的交汇点,用“显微镜式观察”具体细节和“望远镜式思考”国家格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观照的课程体验。

来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作品《太极生两仪,汉教连中外》,依托巴西孔子学院的授课实践场景,以“太极”为媒,通过“太极释义——武术展演——书法创作”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模式,生动形象地回答了如何讲好中国文字故事,以语言文化为媒介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命题,为我们带来了一节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课堂。通过别开生面的讲解,有助于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搭建了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中展现青年学子风采。

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们以《听诊器里的“中国心跳”:00后医学生见证基层医疗的蝶变》为主题,采用情景演绎的形式,通过代表性案例,以小见大,声情并茂的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脉络。从1958年余江县消灭吸血虫运动,到1972年首次成功提取青蒿素,再到新时代协和医院交出的战疫“答卷”,无不体现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临床医学专业同学们的精彩演绎,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实质内涵与实践路径,把握使命责任和历史担当,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浪潮中努力创新,让专业价值与国运同频共振”是工程工业专业同学们的铮铮誓言。工程工业专业的作品《工业华章,国之脊梁》围绕流程优化、智能工厂、物流网络、系统思维、科技创新、工业美学等多方面内容,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我国从传统工业到智能制造的全面转型。作为工程工业专业的学子,他们立志肩负起新时代华中大学子的使命担当,在效率与创新交织的经纬里书写“工业强国”的壮丽史诗。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同学从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了“数据”搭建健康平台的抗疫故事。武汉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数据”成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收集、整合、分析等流程,相关部门利用数据的力量,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平台,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展示讲解过程中,该小组的同学们图文并茂,娓娓道来,让大家对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本次“我的专业我的国”主题展示活动以“专业+思政”的实践路径,既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的同频共振,也为思政课注入了全新活力。韦革老师围绕“作品选题要明确定位与核心价值”、“作品写作要深度融入新闻传播要素”、“作品展示要形象生动”进行点评与提出建议。同学们从自身专业出发,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将“小我”融入“大我”,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学科使命的认知自觉,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引导华中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汇到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崇高事业当中,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学院电话:027-87556742(院办)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务)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务)

学院邮箱:mkszyxy@hust.edu.cn